消亡、重生或涅槃——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将走向何方
点击左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
近期,地理信息领域在讨论一个问题,即地理信息产业是否会“消亡”的问题。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已经有较长一段时间,之前有很多类似的讨论,如地理信息边缘化、去GIS化等等。而近期的讨论却特别热烈,在一些时候还升级为争论。
任何一个行业即将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到一个重要阶段时,都会引发业内的讨论或是激烈的争论。地理信息领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讨论,与地理信息产业现状有关,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确实即将迎来一次重要变革。
这次变革的推动因素是什么?未来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将走向何方?是否会消亡?或者是重生?地理信息企业将如何面对这次变革?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源泉是什么?
地理信息在我国出现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而地理信息产业从诞生至今也有30年。测绘是地理信息的基础,长期以来,测绘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和技术的一部分,同时也由于规模较小,因此测绘工作一直是国家管理和组织实施,没有测绘市场。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无论是政府机构、企业还是普通大众,对地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由于我国缺少市场化的地理信息基础,因此,在政府和测绘领域的推动下,以测绘作为基础的地理信息行业诞生了。在开始阶段,地理信息也仅限于研究和政府机构小范围使用,地理信息工作也类似于事业,但是随着需求增加,地理信息市场日渐繁荣,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逐渐形成并开始发展,特别是在本世纪初,各个行业对地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地理信息成为很多信息服务业的基础,我国地理信息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一直不是特别顺利,首先,一方面,大众并不能直接有效获得地理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很多地理信息数据又不能得到有效应用;其次,我国地理信息技术在研究领域很先进,而地理信息在应用上很落后,很多地理信息数据处理软件和平台仍然是国外产品占主流。
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的矛盾是什么?
地理信息科学的确是基于测绘科学而产生,地理信息产业也是由测绘事业推动而逐步形成。但是,地理信息的范围远大于测绘,测绘只是地理信息的一部分,是建立地理信息体系的基础之一,而由于我国地理信息基于测绘产生,故在管理、研究框架、发展思路甚至在思想上,往往都受传统测绘的束缚,导致地理信息产业未获得应有的活力。
测绘与地理信息的矛盾,实际上也是事业与产业的矛盾。
如前文所述,我国的测绘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有政府主管的事业工作而非产业,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地理空间框架基准、基础地形图测绘和地图发行。这些工作主要是由国家和地方测绘局下属事业单位按照指令性任务实施。而地理信息产业作为一种产业,则是其主体则应该是遵循市场规则的企业。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却介入市场,承担地理信息市场很多项目,而这种项目不一定是通过市场竞争获得,而更多是通过行政手段获得,导致技术水平、完成质量和后续服务都不能尽如人意,也导致很多地理信息企业不能获得足够的市场项目。
事业与产业混淆,在某种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而事业和产业的矛盾,也体现在地理信息市场的产业结构上。
事业单位在地理信息市场仍然占主要地位,很大一个原因是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中,数据采集和生产占了相当大一部分产值,而数据采集和生产主要集中在有行政和数据基础的事业单位,另一方面,由于事业单位不是市场主体,其对市场服务效果有限,数据共享差,数据重复生产非常严重,而地理信息数据却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大量资金集中在数据采集领域,技术型和服务型的地理信息产业却得不到市场资金的支持而发展壮大。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基础测绘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北斗、GPS、GLONASS等卫星定位、高精度卫星差分定位以及似大地水准面体系建立和完善后,建立了新的测绘基准,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高精度定位,原来的测绘基准作用越来越小,而卫星遥感技术、街景采集和无人机航测技术等发展,也使地理信息数据采集越来越简单,通过智能终端的数据共享,地理信息越来越详细和精确,甚至比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精确,数字化的地理信息数据也不在拘泥于比例尺,也使基础测绘的范围越来越小,工作量越来越少。
技术消除了行政壁垒,也推动了地理信息产业市场的进步,并间接促进了管理上的改革。
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看到了这一趋势,故在年初决定了撤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结束其历史使命。从未来自然资源部机构和“三定”方案上看,自然资源部对地理信息产业只进行宏观管理和引导,不再干预与地理信息市场活动。
解决问题和矛盾的结果就是一次变革的开始。
去行政化,事业与产业分离,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职,地理信息产业去行政化而转为市场化,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和共享壁垒被打破,实现数据采集简单化,从而有更多资金用于先进地理信息技术研发和地理信息新经济模式的构建,实现合理,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这正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拐点,也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机遇。这也是一个挑战,更是地理信息产业融合的第一推动力。
人类活动70%以上的要素与空间有关,地理信息是很多服务业的基础,同时也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经济热点。未来几年内,将是大数据、人工智能、超高速无线通讯技术为主导方向的时代,区块链为首的技术型服务也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未来地理信息技术和产业肯定不是孤立发展,而是与各种技术、各种产业互相融合穿插支持式共同发展,而地理信息作用一种重要信息将融入人类需要的信息海洋中,地理信息产业也将融入信息产业潮流中。
地理信息产业的主体——地理信息企业,将如何面对这一变革?
行政机构改革了,地理信息市场放开了,意味着门槛的降低,也意味着更多的非地理信息企业能够进入地理信息产业市场,而相比之下,很多大型的信息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水平和人才等方面远比我国现在的地理信息企业雄厚,地理信息企业要面对严酷的挑战和抉择。
地理信息企业同样要融入信息产业体系,关键是主动或是被动的融入。
大型信息产业企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企业,依靠雄厚的实力,使用大量的地理信息作为基础而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服务替代原有地理信息企业或服务模式,在地理信息市场中占得先机,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是被动融入地理信息产业,那么从地理信息企业到众多地理信息技术人员以及原有的从业者,在这种市场竞争的结果中非常被动,甚至会置于一个可有可无的境地。而如果地理信息产业从企业到技术人员以及众多从业者,如果能够将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结合,创造新的经济模式和新的企业,使地理信息企业转换为信息技术或信息服务企业,使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主动权,那么这种主动融入信息产业的方法,则可以大大提高未来地理信息企业或从业者在信息产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地理信息企业和所有工作者,眼光要看得更高更远,而却也要脚踏实地工作,将先进的设想和理论技术形成实际成果,能够真正形成服务于市场的成果,才能真正在未来信息产业市场中利于不败之地。
地理信息不会消失,但是专业地理信息企业的结果肯定将会消失,地理信息企业发展的前途是信息企业,地理信息将是企业的技术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手机产业发展就是一个例子。手机曾经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发展,曾经出现大量的专门生产手机的企业,但是随着3G时代和4G时代的到来,手机不仅仅是一个通话工具,而是一个信息终端,一方面接受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也为其他人提供信息,手机已经融入信息体系中,其技术和应用涉及到很多领域,在这种条件下,传统手机企业竞争力极大降低,很多我们曾经熟知的手机企业都逐渐消失,而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生产手机商家却崛起,因为这些信息硬件和信息服务的商家拥有更强的技术和更超前的理念,即使是以生产手机起步的企业,往往也很快研发和生产各种信息化产品。
消亡、重生和涅槃,也许我们已经有结果。
地理信息产业不会消亡,只是换一种形式存在。
地理信息产业不会再经历一次次痛苦的重生,因为地理信息产业已经结束轮回的痛苦。地理信息产业融入信息也大潮,将是真正的涅槃,无为、自在、不生不灭。
涅槃,也许是地理信息产业最好的结果。
作者简介
廖永生,《慧天地》特约撰稿人,毕业于武汉大学,高级工程师,广西专家咨询服务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3S技术集成应用与大数据信息挖掘,曾获第十二届广西青年科技奖。
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慧天地》不持任何立场。如持不同意见需要和作者直接交流,《慧天地》可提供帮助。拒绝任何非理性的人身攻击语言,谢谢!
荐读
点击下文标题即可阅读
媒体报道 | CCTV等多档电视节目报道2018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
《浙江新闻联播》头条聚集地理信息小镇:一次国际大会 一场产业大考
编辑 / 呼慧珊 审核 / 呼慧珊 游志龙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